三个灵魂,反复回溯同一个场景,却始终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真相。10月16日晚,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主办,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学院承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长沙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开展,近千名师生观看演出,共同欣赏这一部“科学与人文交汇的巅峰之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哥本哈根》。

聚光灯下,舞台被简约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布景构建成一个思想的角力场。本剧由导演学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执导,艺术家们的精湛演技则将那段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哥本哈根之谜”生动再现在观众面前。海森堡内心充满挣扎与不确定性,演员李晔将科学家在战争阴影下的道德困境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复杂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演员吴卫东饰演的波尔,则展现出长者与导师的睿智与无奈,两人之间的对话充满大量哲学思辨与情感张力。演员江佳奇饰演的玛格丽特作为叙述者和观察者,以其细腻的表演在两位科学巨匠的激烈交锋中穿针引线,时而冷静剖析、时而情感涌动,为这场理性的辩论注入了人性的温度。
台下,观众紧跟着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沉浸在量子物理的玄妙与人性抉择的艰难之中。演出落幕,意犹未尽的探讨随即展开。同学们围绕剧情内核、角色塑造、对青年的启示等方面抛出诸多提问,演员们则以真诚态度与专业视角逐一回应,让这场艺术交流从剧内延伸至剧外。

“以前总觉得量子力学和高能物理离我们非常遥远,但这部剧让我看到,科学巨擘们也和我们一样,有着常人的情感、困惑与抉择。这堂深刻的哲学课让我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的边界有了全新的思考。”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的田蕊同学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表示。
“这是一场方式新颖、令人震撼的课堂。科学探索的终极关怀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引,而人文思想的深化同样需要科学理性支撑。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关于伦理、责任与选择的讨论,对于我们长大学子而言,不再是遥远的哲学思辨,而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真实挑战。”长沙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常曙分享道。

此次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哥本哈根》走进校园,是长沙学院深入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突出体现。未来,长沙学院将持续推进高品质文化育人工程,积极引进更多兼具艺术高度、思想深度与时代温度的精品力作,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格局与境界,让艺术的光芒持续照亮育人之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深厚而持久的文化力量。(文:尹方园 徐妤菲 陈柄宇 图:辜晨曦 陶星宏 傅琪琪)
来源:新湖南 2025.10.17
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10/30685272.html